對白酒產業而言,2023上半年總體上是短期不樂觀,長期看好。產業將呈現緩增長、理性增長的趨勢,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,優勢產能向優勢產區集中,行業利潤向龍頭企業集中。競爭白熱化程度加劇。中高端品牌結構性增長,拉動行業收入增長、利潤攀升。各大白酒龍頭企業在營收、增速、利潤及下半年戰略調控等方面都各有看點。
茅臺上半年營收約706億元
7月13日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,經初步核算,2023年上半年,公司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706億元左右(其中茅臺酒營業收入591億元左右,系列酒營業收入99億元左右),同比增長18.8%左右;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6億元左右,同比增長19.5%左右。
7月14日,茅臺集團黨委召開半年工作會議,對上半年工作進行總結,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。茅臺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丁雄軍主持會議并講話,他強調,下半年工作要堅持以高質量統攬全局,堅定不移走好以茅臺美學為價值內涵的“五線”高質量發展道路,緊緊圍繞“大集團一盤棋,產業鏈一條心”工作主線,確保全面、足額、高質量完成年度目標和各項任務。
要聚焦“大集團一盤棋”,加快“四轉”,全力推動“無意向轉有意向、意向轉合同、合同轉收入、收入轉動銷”,逐步從“能夠賣多少”向“是否賣得好”轉變;
要堅持“產業鏈一條心”,加快推動數字化,加快推進茅臺國際化進程,抓好重大改革項目,強化干部人才隊伍培養歷練,大力推進品牌文化傳播,形成茅臺文化話語體系,確保茅臺高質量發展。
貴州習酒半年營收116億
7月5日,貴州習酒2023年半年營銷工作會在貴陽召開。會上公布貴州習酒2023年上半年實現銷售額116億元,同比增長13%,如期完成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任務。
在新競爭態勢下,作為醬酒頭部企業之一的習酒,這半年的發展可謂穩中有進,亮點頗多。在7月5日召開的貴州習酒2023年半年營銷工作會上,習酒方面表示:實現銷售額116億元,同比增長13%!顯然,習酒這一業績的公布,為提振產業、重塑消費信心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。作為醬酒頭部企業,習酒一年一臺階,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此外,酒說獲悉,貴州習酒銷售公司總經理曾慶政在半年營銷會上表示,為了保證習酒的品牌價值和競爭力,“從即日起,習酒公司停止對外產品開發項目。”這意味著企業保護習酒品牌價值的決心,有利于市場的穩步提升和良性發展。
五糧液的穩健增長還延續到了2023年。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,五糧液實現營業收入311.39億元,同比增長13.03%;實現歸母凈利潤125.42億元,同比增長15.89%。
據悉,2022年五糧液全面啟動聚焦白酒主業的高質量倍增工程,工程涉及新增產能、配套能力、文化打造、形象提升和生態環保等。截至目前,五糧液523車間2000噸技改擴能項目、8萬噸陶壇酒庫項目、磨粉自動化改造項目已建成投用,勾儲酒庫技改工程、智能包裝倉儲一體化項目完成主體施工。10萬噸生態釀酒一期和二期項目等項目已開工建設。
多個項目齊頭并進,為提升酒類產品品質提供保障。這是五糧液連續七年保持雙位數穩健增長,以“穩字當頭、穩中有進”的優異業績,有力彰顯了五糧液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和韌性,白酒龍頭的標桿效應進一步凸顯。
4月25日晚間,2023年一季度,洋河股份保持雙位數增長勢頭,實現營業收入150.46億元,同比增長15.51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7.66億元,同比增長15.66%。第一季度完成2023年整體營收目標的43.46%。
在洋河股份保持穩健增長的背后,公司正持續處于改革勢能釋放的復蘇周期。洋河股份黨委書記、董事長,雙溝酒業董事長張聯東2021年上任以來,以極大的魄力開啟了洋河“二次創業”新時代,提出“雙名酒、多品牌、多品類、全渠道”發展戰略、加強品質建設、梳理產品結構、穩步推進高端化與全國化、股權激勵、全面實施數字化戰略等,這些舉措推動洋河名酒復興,改革成效持續呈現。
山西汾酒披露2023年一季報。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6.82億元,同比增長20.44%;凈利潤48.19億元,同比增長29.89%。今年,汾酒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力爭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20%左右。
2022年,山西汾酒在產品品質上也取得新突破。該公司從原料到制曲、釀造、貯配,全流程追求最高生產標準,堅持生產技術一體化的理念,提高了大曲品質鑒別的科學水平,為汾酒高質量發展提供前沿科技支撐。從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26.82億元的“捷報”來看,山西汾酒在市場復蘇的2023年中,應可完成預定目標,甚至是超預期完成,值得期待。
2023年一季度,古井貢酒營收65.84億元,同比增長24.83%;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.7億元,同比增長42.87%。從增速來看,古井貢酒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營收漲幅超過25%,凈利潤增速在36%以上,這份成績在白酒上市公司中十分亮眼。對于2023年的目標,古井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梁金輝曾公開表示,“新的一年,拿下200億,向更高目標進發。”
今年上半年,因三年疫情導致的經濟下滑、消費疲軟和消費降級,仍是酒業市場恢復所面臨的主要問題。因此,不管是全國化名酒,還是一二線醬酒、清香品牌,都將主要精力從招商轉向了終端開瓶率,酒業進入“動銷時代”。
為幫助經銷商去庫存,緩解消費疲軟,以頭部名酒領銜的動銷戰率先打響。從春節開始,“掃碼贏紅包”、“瓶蓋換酒”、宴席配贈等活動,已幾乎成為酒企貫穿上半年動銷的標配,庫存承壓的醬酒品牌尤為明顯。
在銷售策略上,酒企們也更多選擇了務實走量,搶位復蘇確定性強的宴席市場,加大相應費用投放,積極開展品鑒會、返廠游、圈層營銷等活動,加強與終端消費者的溝通互動,以提升終端的流量和銷售額。
總的來說,我國白酒行業目前面臨諸多壓力和不確定性,呈現出機遇與壓力并存、樂觀與焦慮并存的發展態勢。品質升級、產能優化、文化引領、消費體驗、服務提升,正在成為酒企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特征。